摘 要: 本文提出環保袋包裝裝潢設計理性美的重要性,以當下非物質社會倡導綠色環保、和諧的理念為啟示,分析了要在商業包裝設計中理性對待商品包裝裝潢設計,減輕極端浪費的不良現象,論述了商業包裝設計者應該以端正消費觀念,正確引導消費為設計的責任,進而分析了商品包裝的重要性,并以“展示本質”的設計理念為契機,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設計師應理性對待商品包裝裝潢設計,商品包裝設計應符合時代特色與購買習慣,設計應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關鍵詞: 商品包裝 設計 和諧 ,環保袋
一、引言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交換的世界里,購物活動成為我們日常的必需,形式多樣的超級市場、購物中心、商店充塞著數以萬計的商品等待人們的挑選,此時商品包裝的視覺因素成為展示商品優勢與消費者選購的基本。包裝設計(Package Design)不僅僅是一門情感溝通的科學,更是一門生活的美學。商業包裝設計可以說是一個社會時期文化經濟、科技、生活方式的濃縮。商品經包裝是為了求美,滿足消費心理等需要,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買櫝還珠”的典故,足以說明商業運作中講究的包裝及其工藝精美的重要性。
二、理性設計與消費的提出
國家標準《包裝通用術語》對包裝定義為:“包裝——為了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及為了識別、銷售和方便使用產品,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等的總稱?!彪S著科技經濟的發展,高標準精美的包裝設計不僅可對企業產品的形象進行擴展,而且對商品的文化品位、檔次等能進一步塑造。為了滿足人們不斷提升的物質消費水平,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藝大量應用包裝行業,使包裝的附加猛增,包裝設計對藝術價值的追求超越了經濟價值約束。商家大多追求包裝新奇的造型與工藝,包裝精美的極端化追求不但造成材料工藝的浪費,而且對環境資源人身造成直接或間接危害。在當下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中探索包裝設計的物質和精神層面的價值觀念,以及商業包裝設計如何做到雙贏,即既滿足消費精神慰藉又滿足消費心理值得商榷。
三、商品包裝裝潢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高標準的包裝設計應該是形式、功能、材料、技術等因素的綜合,在包裝設計中商家看中的是利潤,市場則認準的是質量,因此,通過設計調整買賣雙方的利益矛盾成為設計的唯一手段。
由于人們物質欲望的膨脹、市場品牌競爭激烈等,大量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所構造奇特的包裝屢見不鮮,導致人們對包裝的目的產生了懷疑,大多消費者自己也搞不清楚是在買商品還是在買包裝,只有太多的無奈。據統計:我國每年產生近1.5億噸城市垃圾,其中80%—90%來自大中城市,但目前我國的城市垃圾處理率僅為50%左右,城市垃圾平均每年以8.98%的速度增長,其中大約有1/3屬于商業包裝廢棄物?,F實中大量的食品,還有營養品、電子產品等缺乏誠信的包裝設計,在和諧社會發展的前提下低碳設計、綠色設計等不能成為一個口號。國家應該制定實施相關嚴格標準與針對性的行業規范,進行制約,減少材料浪費,加強回收利用環節,可減少對海洋土地的間接污染,甚至避免材料對人身健康造成的間接危害。改變人們傳統憑借“盒子”判斷商品的檔次的不良心態,以及設計師商家憑借外觀,外包裝越體面、越貴重的商品促銷手段。
地球現實資源環境已經不允許我們極盡奢華、鋪張浪費,如時下能源的緊缺、物價的上漲等現象就已告訴我們已經超前支取資源太多,應該馬上反省,如日本在發展經濟時期曾經忽視環境問題,對環境造成較大創傷,但此后通過“愛知世界博覽會”等活動大力倡導綠色、和諧的理念,對環境資源等改善有明顯的效果。也可能由于日本地處島國,可能比其它地大物博的國家有先見的危機意識,日本的設計如“無印良品”追求一種“No Design”譯為“看不到的設計”倡導一種“展示本質”的設計原則。同于我國儒家所倡導的“文質彬彬”設計理念。當下,與生活緊密關聯的商業包裝設計更應減少對材料工藝等的浪費現象,國家監督杜絕假、大、空的商業包裝設計風氣,通過商業引導糾正消費行為,端正設計理念,重點強化產品質量,還原功能符合要求,質樸、精良的設計美學理念,促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誠然,在空前繁榮的商業品牌競爭中,包裝材料、印刷工藝的精良、結構的精美,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但關鍵還是要靠品牌的口碑、品牌的質量和商家的誠信等無形的價值因素。正如那句老話“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雖然可以把商業包裝設計中的技術因素可以看作是調節和改變人與自然關系的物質力量,溝通人與社會的中介,但當下包裝中過于對高新技術、材料的應用無疑是為了開拓商品的審美視野、提升審美價值及符合節日喜慶的氛圍,卻往往給商品無形增加過多的附加值,大多直接導致商業包裝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的視覺設計。
縱觀時下商場眾多品牌的包裝設計,材料形式呈多樣化,印刷工藝技術復雜化發展,而在功能上卻多半是單一或者缺失。短暫的節日過后遺留大量華而不實的不可重復利用的材料、短期不可降解性、缺乏回收設施等問題突出,大量城市商業垃圾涌向周邊郊區,對環境與人身間接造成不小的危害。有數據顯示:如每回收一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可減少75%的空氣污染、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比用礦石煉鋼節約冶煉費47%;每回收一噸廢紙,可造好紙0.85噸,節省木材3立方米,節省堿300公斤,比等量生產好紙減少污染74%的換算可節約不少資源。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告訴我們那些煞費苦心的特殊外包裝,怪異不合理的單體內包裝(材料多為塑料等有害不宜降解材料)結構形式的大量應用,并不是時下社會與老百姓所需要的理想的商品包裝設計。
發展理性的包裝設計和諧觀
重要的是積極開發具有自己本土(質樸形式、傳統工藝)特色的“綠色”材料與工藝,使用合適的環保材料,尤其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包裝設計,要特別注重材料的地域性、文化性、易降解性、重復利用性等選擇。如片面追求商業包裝視覺上的新異,只會成為“邯鄲學步”,逐漸失去個性,最終迷失“自我”特色。
五、結語
現代科技信息進步促進社會空前發展,21世紀網絡信息化的普及對人們的生活習慣、生活節奏和購買方式產生了很大影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足不出戶,通過網絡購物已經成為時尚,消費者越來越關心商品質量、包裝、價格、送貨等問題,在這種特殊商業運作環境下更應該積極提倡以人為本適度的商業包裝設計觀,因為設計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態度。請君使用環保袋.
————環保袋新聞報